云南昆明康辉旅行社有限公司欢迎您
您现在的位置: 昆明康辉旅行社官网 >> 云南旅游攻略 >> 怒江旅游 >> 怒江游记 >> 正文
雪山为城人“神”共居【字体:
雪山为城人“神”共居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互联网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08-08-24

  在峡谷中穿行,总是有些忐忑不安。可坐在身边的老乡却打起呼噜来,满不在乎。提心吊胆地翻越了一条条河和一座座山后,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———丙中洛。

  丙中洛在怒江的北部,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东北部,离贡山县城42公里。丙中洛东接迪庆州香格里拉县,北靠西藏自治区察瓦洛乡松塔村,全乡总面积823平方公里。丙中洛原名“丙中”,藏语,是箐沟边的藏族寨子之意。丙中洛乡位于“三江并流”的腹心区,地势北高南低,东西两山高耸入云,峡谷沟壑深不见底,怒江在两山的夹挤下由北向南奔流,贯穿全境,形成了“两山夹一江”的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。

  丙中洛村居住着怒、傈僳、独龙等云南独有民族,这些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,积累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。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,又互融并存。

  怒族是丙中洛的主体民族,也是怒江峡谷的世居民族之一,在怒族文化中,以节日文化最具特色。其中“仙女节”是怒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每年的农历3月15日,当山上的杜鹃花盛开之时,怒族人就过这个节日。人们传说,有位名叫阿茸的怒族姑娘,为了方便两岸人民的交流往来,编造了怒江上第一根竹溜索,后来,她被富人抢婚逼死,怒族人民为了纪念阿茸姑娘的坚贞不屈,就把阿茸姑娘遇害的这一天定为“仙女节”。翌年,当人们到阿茸姑娘遇害的山洞前祭奠时,发现周围山坡上开满了杜鹃花和兰花,因此,人们把“仙女节”又叫“鲜花节”。过节期间,怒族人就到仙女洞里祭拜,并接“仙奶”,以求安康幸福。晚上,人们聚在一起,唱歌、跳舞,通宵达旦。此外,怒族人还过“桃花节”。传说,过去,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,怒江水就暴涨,淹死了好多人,寨里的人们认为这是水神在作怪,所以,人们每年桃树开花之时就种桃树过节,祭祀水神,祈求家人平安。

  丙中洛是多种宗教并存,人神共居的地方。

  在清乾隆年间,藏传佛教传入一座普化寺。

  天主教于1905年传入丙中洛地区。兴建于1931年的重丁天主教教堂,整个教堂为方形,大四合院,柱子全为汉白玉石柱,教堂约高30余米,钟楼有两个。礼拜堂居中,堂内设施耀眼辉煌,是贡山县境内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。

  藏传佛教(喇嘛教)、基督教、天主教这三大外来教以最初的宗教文化渗透,现已发展为三教共融共处。

  丙中洛村四周被群山环抱,传说有十大神山守护,东边是横亘怒江峡谷的碧罗雪山,北边是雄伟的石门关峡谷,西边是纵贯怒江峡谷的高黎贡山和著名的格瓦卡普神山,南边是巩当神山。形成了“雪山为城,江河为池”的奇特自然景观。周围奇美的自然景观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、田野风光以及宗教文化景观,琳琅满目,令人目不暇接。

  位于村西部的香巴拉宫遗址,是藏清佛教喇嘛寺,建于明代,为当时北连西藏察隅通道的重要佛寺。经考察,该寺历史上曾一度繁荣辉煌,据老人们回忆说当时就有6位活佛,占地25亩。但现只剩两堵残墙。

  丙中洛村以北3公里处的石门关,两岸的高山紧紧夹挤在一起,两岸悬崖峭壁,岩石直立,直冲云天,形成两岸绝壁相对峙的大石门。两岸绝壁高约500米,江面宽约200米,江水从峡壁中喷出流泻,形成了雄伟壮观的景色。

  怒江从石门关喷出,流至丙中洛的扎那桶时,因山势受阻,江水突然向西急转,形成北———西———南“U”状的大湾,形成奇特的怒江湾奇观,称之为“怒江第一湾”。怒江湾江水蔚蓝,水平如镜,松竹环抱,茅舍掩映,田园景色,引人入胜。

  丙中洛坝子是怒江峡谷西岸一个面积较大的台地。总面积为12000多亩,是怒江州水稻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,被称之为贡山县的“小粮仓”。坝区四面环山,农田广布,村落毗连,错落有序。坝区的春季是花的世界,桃花、梨花、杜鹃花等奇花异草齐盛开,把整个坝区装扮得美丽鲜艳,夏日便披上了绿茵茵的衣裳,秋天是丰收的金黄色,冬季则白雪皑皑。是一个让人留连忘返的“世外桃源”的田园风光。冬至,坝区内还形成了一天两次“日出日落”的奇特景观。

  丙中洛多民族聚居,多宗教并存,长期以来形成的生产生活相同,而文化、信仰各异的人文景观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观,渐成为生态民族风情观光旅游的圣地。
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