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昆明康辉旅行社有限公司欢迎您
您现在的位置: 昆明康辉旅行社官网 >> 旅游资讯 >> 云南旅游新闻 >> 正文
昆明“老年味”里的讲究和趣味【字体:
昆明“老年味”里的讲究和趣味
作者:佚名    资讯来源:昆明信息港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7-01-25

    昆明信息港·昆明日报 记者李双双 年,越来越近了。

  在昆工作的人们陆陆续续踏上归途,一年到头的打拼,在抵家望见父母的笑脸那一刻,画上了圆满句号。留在城中过年的昆明人,早在半月前就开始到城区周围的乡街子“赶街”,买土鸡、火腿、买印着“福”的米花糖、买软糯的饵块;去乡下吃“杀猪饭”;买有“节节高”的甘蔗挂去门上;去会书法的高寿者那里求个“福”字,或一副对联,待三十夜里,贴在门上……在昆明,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里,每一种年味、每一个年俗背后,蕴含着的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即便都市生活节奏再快,千年的传习,我们的昆明年,依旧充满昆明味。

  讲究

  1月18日,呈贡龙街正街。

  赵凤永的剃头铺子忙得很。一家四口人都上阵了。“年前还有一次街子,除了‘龙抬头’那天,这两天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了。老人小娃娃都要来剃头、刮脸,好干干净净、清清爽爽地过个年嘛。”地上堆满了潮湿的碎头发,赵凤永熟练地给客人打胰子。不到二十分钟,一个板寸就剃好了,热水一抹,脸上的胡茬也没了,客人高高兴兴一抹头顶,再摸摸脸颊,掏出十块钱,摆在凳子上,满意地离开。在小排凳上等位的人,麻利地上位。

  赵凤永说不清,这个年俗到底是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。“或许从爷爷那辈,也或许从爷爷的爷爷那辈。”

  “昆明人过年,从小年那天就开始了。要买杂糖,供给灶神;住山上的人家,要给山神供烟、上香。” 昆明民俗文化研究者叶铸说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“老昆明”,他还记得在他很小时,昆明城里有很多山神庙,一到过年就十分热闹。

  除了祭神,清洁也是一项大工程。

  “现在条件好了,我还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会儿,家家户户还得上澡堂子洗澡,年前澡堂子可挤了,大家都要忙着三十之前从头到脚洗个干净,初一换上新衣,崭新地开始。”叶铸说。“后来我有了儿子,每年过年之前,我也要领着他到澡堂子里洗个澡、搓搓背。”叶铸现在还记得,位于顺城街那个大澡堂子里,氤氲的热气。

  作为离昆明呈贡新区最近的一条乡街子,年前的龙街,无论是对周边的村民还是主城区的居民,都具有莫大的吸引力。

  赵芝芳坐了近一个钟头的公交车,才从王家营村来到龙街。她是来摆摊的,售卖手工缝制的“虎头鞋”“小鱼帽”“小白兔鞋”“虎头帽”。所有花样、缝制的手法都是从奶奶辈儿传下来的,或许更早。“过年要给娃娃买新衣新鞋,穿虎头帽虎头鞋,寓意让小娃娃平安长大,小白兔鞋嘛,主要是有了盼娃娃乖乖听话的意思。”说到“小鱼帽”,赵芝芳抖了抖帽子后沿像是鱼摆的部分,“我们都是生活在滇池边的人,祖上都是渔民,做这种小鱼帽,是为了能年年有鱼(余)。”

  讲究的事情,还有很多。即便年轻一辈儿的昆明人,也不会陌生。

  “我从小时候开始,每年过年一定要雷打不动地跟我妈去逛年货街,一定要买苹果、买鸡、买板鸭、灌香肠、买火腿、买各种肉类,各种买买买。空隙时间害得帮父母打下手,大扫除,可以说,过年前一个月就要开始准备。”27岁的昆明人赵晓迪说。“年俗具体要说起来好像很难概括,是贯穿在各个方面的,比如我妈一定要求三十之前洗澡,然后初一到初五不能动刀,所有的吃食都得提前备好,要炸酥肉、要煮长白菜,一直吃到初五,说是常吃常有。”

  有趣

  生活在春天里的昆明人,骨子里流淌的是一种不疾不徐的“慢”。他们自有自己的节奏,任谁也无法打乱。

  踩街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,诞生于中国隋唐时期,最早是春节期间百姓自发聚在一起,载歌载舞相互庆祝,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多种形式的踩街风俗。“在元代与明代,昆明曾有两次大的人口迁移活动,大量屯军的到来,将下江文化带来了。这种文化一直影响到现在,最直接的一个民俗活动,就是踩街。现在在昆明城区不多见,但在晋宁、安宁等县(市)区,踩街是春节期间一项非常热闹的民俗活动。”叶铸介绍,“踩街,越热闹越好,这样才会将越多的福气带回家。”

  在这场盛大的民俗活动中,要耍龙耍狮,要扮八仙踩高跷,要划“旱船”、颠毛驴、扮大头娃娃……“踩街过程中还穿插着故事情节,而这些剧本,都是早年昆明两次大的移民潮中,从中原、江南传来的。”

  徐仁安,徐家第五代彩扎龙狮传人,踩街用到的龙狮、毛驴、旱船他都会制作,每年过年前几个月,他都会收到大量订单。这些订单不仅来自于昆明周边县区,也来自云南各州市,也来自河南等省份,甚至还有来自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订单。

  踩街、彩扎龙狮、唱春台,有着紧密的联系。

  “我们是演员,也是道具制作者。”徐仁安这样总结。清道光年间,广南卫组建自己的花灯班子,逐渐在周围村寨闯出名气。随着戏班的兴起,徐家人开始制作花灯所需道具。“先祖徐樊开始做板凳龙。这种龙具一直传到现在,只要做出龙头龙尾,再披上龙衣就可以耍了,制作周期短、方便携带,但问题就是这种龙看上去不活泛。”而徐家人,依据村志,祖籍江南。

  到了清咸丰年间,第一代传人徐凤春改良了板凳龙,拓展为有12节身子骨的草把龙。龙身、龙角、龙头、龙尾都是用稻草扎的,有了身形之后,外面用生白布糊上,再用颜料手绘龙睛、龙鳞以及其他装饰物。7年之后,徐家第二代传人徐麟云将草把龙改为用竹篾编扎彩画的12节龙。至此,徐家的彩扎龙结构、形态基本定了下来。到了徐仁安这一代,彩画龙衣依然是徐家的独门秘籍。

  除了彩扎龙狮,徐仁安也有一直属于自己的花灯队,眼下尽管由于队员居住分散而暂时停止演出,但在以前,徐仁安的花灯队在官渡甚至周边县区都非常出名,“过了初三,先在自己村里唱春台,也就是花灯,都是传下来的本子,比如《踩连厢》《三星贺寿》等,如果其他村子有需要,他们要提前跟我定好时间,我领着队伍过去,有时候一唱就是好几个钟头。累,但是看着台下村民乐乐呵呵的,特别满足。”

  在昆明,像徐仁安所带领的这样的业余花灯队伍,不完全统计,有1200支左右。春节期间,他们将在昆明各个县区、村落,搭台唱“花灯”,一种融合了昆明本地民歌小调、吹腔、京剧的地方戏曲,它起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“社火”活动。

资讯录入:昆明康辉    责任编辑:昆明康辉 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资讯
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